太原市是山西省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如何满足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学习和教育需求,是关乎太原市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
6月21日,从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获悉: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促进老年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繁荣老年文化,助力太原学习型城市建设。太原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太原市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
太原市老龄委(办)决定依托太原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太原广播电视大学及各级各类教育、宣传、文化、艺术、体育培训设施开办社区老年学院、农村老年学院、企业老年学院,构建老年教育大格局和大网络,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新时代太原市老年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郝建业表示,发展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的生命潜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举措。
要把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全市教育文化事业和老龄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不断拓展老年教育平台,丰富老年教育资源,改进老年教育方式方法,满足老年人求知、进取、康乐、有为的需求,共同推进太原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事业协调发展。
老年教育要四“坚持”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坚持按需施教。增强老年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提高老年教育质量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坚持协同推进。建立有效的部门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老年教育,激发社会活力,发挥各类社会资源优势,扩大老年群体的学习平台。
坚持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大型企业、厂矿、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及社会组织要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不同形式、富有特色的老年教育。
学校+社区、课堂+网络 打造老年教育“新阵地”
学校为骨干,社区为依托。太原广播电视大学要充分发挥电大办学优势,成为太原市老年教育的“新阵地”。社区老年学院教育能为老年人提供就地、就近学习的机会,成为老年大学之外,为老年人提供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建立健全社区老年学院、发展社区老年教育,逐步建立起以老年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为骨干,社区、农村、企业老年学院为依托,以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
课堂为引导,网络为主体。老年大学办学模式成熟,授课内容丰富,并且能给老年人提供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和社区(农村、企业)老年学院的开办,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学习的课堂。网络远程教育覆盖面广,课程设置更为丰富,方便老年人随时随地学习,是为失能老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的最好的学习方式。
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老年人紧跟时代步伐、自尊自爱,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自觉抵制邪教和各种不良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增添正能量。
法律知识和法制教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民法总则》讲座,提升老年人法律知识水平和权益保障意识,远离黄赌毒,远离非法宗教、非法传销、非法集(融)资,防诈骗防陷阱。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引导老年人将老有所学和老有所教结合起来,正确看待老年人的作用,善待老年生命历程,树立健康积极的老龄观和老年形象,焕发老年精神,创造老年价值,把握社会老化和个体老化的规律,实现安养、乐活、善终的目标。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指老年人身体营养与保健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保健知识教育、防病知识教育、营养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老年人退休指导和生命教育。退休教育是对老年人退休后适应社会生活的指导;生命教育旨在帮助老年人理性认识和对待疾病、死亡,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情绪低落、孤独抑郁、心理焦虑等问题。
文化艺术和休闲教育。主要包括书法、绘画、声乐、舞蹈、乐器、武术、健身、书画、手工、烹饪、园艺等,使老年人大量的空闲时间得以填充,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需求得到满足。
安全和知识技能教育。如学习防范人身和财产安全侵害、自我保护等,以及为有社会参与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较强的教育和训练,如计算机、网络、金融知识的培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