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发布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及民非组织现状调查(2015)》

发布时间: 2016-06-10

江苏省发布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及民非组织现状调查(2015)》

资料来源:2016.4.11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月26日,首届江苏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宁召开,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夏春青,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等出席会议。论坛围绕“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与创新”主题,发布江苏省首部《居家养老产业发展蓝皮书》。蓝皮书对全省13家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及民非组织摸底调研,分析现状、发现症结、激发活力,为推进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指点迷津、提供决策。

  医养融合,创新模式

  在我国,有八成以上的老人有在家接受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医养融合”成为未来居家养老发展新趋势。会上,多家企业带来了“医养融合”的创新理念和模式。

  南京苏新智慧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医养融合”模式探索,现已在社区推出“一医五养”健康综合体,“医”指通过医馆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慢病管理、康复理疗、中医药调理等服务,“养”指通过养生馆为老人提供传统太极瑜伽、书法养生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位老人都能在社区‘优医优养,生活安康’。”该公司董事长侯国新说。

  现已拥有多名医务工作人员的南京银杏树养老服务连锁机构,日常为老年人提供测血糖、测血压、理疗按摩、康复护理等服务,院长吴友凤说,今后,将继续加大医务人员配备的投入,依托总部资源在各分院建立医务室,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表示,“医养融合”将是今后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方向,目前涉足该领域的养老企业大都面临缺资金、缺人才等诸多困难,需要企业克服困境,边发展边探索,寻求最切实有效、可行的发展之路。

  细分市场,精准服务

  蓝皮书副主编、河海大学教授韩振燕表示,当前养老服务具有多样性,但要想在养老产业上取得突破性发展,需要对服务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江苏东方惠乐健康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金海介绍,惠乐公司针对那些健康且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人推出健康养生、循环旅游活动,效果就挺好。

  “老人提出一个具体的服务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必须找到匹配对象。”南京市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主任韩品嵋介绍,他们建立了呼叫平台、整合服务商平台以及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三网合一平台,保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到位。

  夏春青表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庞大,目前把需求动机转换成现实服务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这就要求养老企业细分对象,精准提供服务。

  通力合作,共谋发展

  蓝皮书显示,由于老人支付能力有限,再加上较低的购买服务意愿,使得众多老人的潜在服务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的服务需求,直接导致了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不佳。

  对此,夏春青表示,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群体,政府将切实发挥兜底作用,通过直接供养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满足其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下一步,政府还将加强引导、完善政策扶持、加大补贴力度,推动养老服务业提档升级。2016年,全省将建100个街道(乡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未来三年内,政府还将投入20多亿元,并拉动地方投入60多亿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将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多元的关爱经费投入机制,但有些问题不能仅靠政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开拓创新,做大做强老年产业和养老服务。”